首页> 中文学位 >文学的影像化诉求——论穆时英小说的电影化倾向
【6h】

文学的影像化诉求——论穆时英小说的电影化倾向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 论

第一章穆时英小说中电影技巧渗透的缘起

第一节电影式小说出现的背景与前提

第二节穆时英采用电影手法结构文本的主观动机

第三节穆时英对电影艺术的探讨

第二章电影化人物造型

第一节展现人物气质、形象的肖像造型

第二节表现人物情感、心理的动态造型

第三章破碎的情节与完整的主题

第一节复现蒙太奇

第二节平行蒙太奇

第三节心理蒙太奇

第四章视点呈现与都市“万花筒”

第一节异域化都市街景

第二节现代化娱乐场所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 记

展开▼

摘要

穆时英是中国现代文坛上一位寿命不长,著作却丰的天才作家,关于他的研究已经走过了一段很长的路,但是长期以来,不是因为政治的需要从普罗文学的角度来对他进行评论,就是把他放在新感觉派的光环下进行研究。穆时英的确无愧于“新感觉派圣手”这一称号,但同时,他更是一个个体,一个有着自己的创作风格,有着自己的艺术理念的作家。
   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形成了一种“看电影去”的社会风气,摩登BOY型的穆时英倾心于电影院、舞厅等娱乐场所,他特别钟情于电影,对电影有独特的理解,并且有意无意之中将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小说创作中。从某种程度上看,穆时英的小说可称得上是电影式小说,他的小说有传统小说无可比拟的画面感,并且自觉运用电影画面造型的光、影、声、色来创造典型环境,表现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本论文主要就小说的三要素(即人物,情节和环境)方面将穆时英的小说与传统小说进行对比,以此探究穆时英小说中电影技巧的运用,并遵循为何出现,有何表现,结果怎样的逻辑结构进行研究。
   本论文注重文本分析,从文本本身来把握穆时英作品中电影艺术的渗透,结合穆时英生平经历以及对艺术和电影的理论分析,在论述情节结构时,主要从电影叙事的角度来分析穆时英是如何打破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在传统叙事中注入电影的因素,如蒙太奇手法的成功嫁接等。当然,穆时英对电影技术的借鉴,除了在叙事的角度有所表现之外,还表现在其它诸多方面,如在对人物形象进行刻画时,穆时英采用了类似电影镜头的拍摄法,有俯摄、平摄,更有仰摄,巧妙地展现了人物的气质和形象。他还利用摄影机的运动方式,使人物在镜头的推、拉、摇、移、跟、升、降等运动中富有动态,视觉性呈现在读者面前。穆时英影像化小说的出现,有力地证明了文学与电影有效交融的可能性,为文学的发展开拓了一条新的道路。
   巧用电影表现手段在小说中构筑视听造型,用零散碎片化的语言来取代传统小说中的铺垫和过渡,使只能“阅读”的小说这一体裁同时可以“观看”,小说的电影化,这是穆时英给小说带来的巨大贡献。但同时,穆时英对电影手法和技巧的过度执着,使他的大部分感觉化、电影化的小说流于对形式的追求,读者从中无法获得深邃的思想内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