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创伤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3和可溶性抑癌蛋白2水平与创伤的程度及预后关系

创伤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3和可溶性抑癌蛋白2水平与创伤的程度及预后关系

         

摘要

目的 :研究创伤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 33,IL-33)及其受体可溶性抑癌蛋白2(soluble 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s ST2)水平的变化,并分析两者与患者的创伤严重度及预后间的关系。方法 :根据创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将67例患者分为轻度创伤组(ISS<20分)和重度创伤组(ISS≥20分),并选同期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于创伤后4 h、24 h、72 h、7 d等时间点抽取外周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L-33和s ST2水平,分别比较3组间各时间点的血清IL-33和s ST2水平,并比较28 d内患者的病死率;同时比较存活者与死亡者各时间点血清IL-33和s ST2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选取最佳临界值,评估创伤后血清IL-33和s ST2水平预测患者死亡的价值。结果:重度创伤患者创伤后4 h、24 h血清IL-33和s ST2水平均高于轻度创伤患者[IL-33,(38.75±28.43)pg/mL比(19.62±9.98)pg/mL,(42.31±37.37)pg/mL比(23.47±13.42)pg/mL,(P<0.05);s ST2,(6.50±3.74)ng/mL比(4.89±2.40)ng/mL,(8.35±2.69)ng/mL比(6.78±3.22)ng/mL,(P<0.05)];死亡患者创伤后24 h至7 d的血清IL-33和s ST2水平显著高于存活患者(P<0.01),创伤后24 h血清IL-33和s ST2水平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9(P=0.003)和0.751(P=0.012),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5.27 pg/mL和10.99 ng/mL,其预测死亡的灵敏度分别为100%和70%,特异度分别为64%和83%。结论:创伤患者的血清IL-33、s ST2水平升高与创伤的程度重及近期预后不良相关,创伤后24 h血清IL-33和s ST2水平可能作为预测创伤患者近期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