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 >西藏藏族中青年人睡眠与焦虑症状的关联研究

西藏藏族中青年人睡眠与焦虑症状的关联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西藏藏族中青年人群睡眠时长、睡眠质量和焦虑症状之间的关联,为中青年人群焦虑症状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西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研究”项目,该项目于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西藏自治区的5个街道或社区抽取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行为生活方式、睡眠情况、心理状况和慢性病史。选取年龄为30~59岁的中青年人进行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与焦虑症状之间的独立和联合关系。结果共纳入5510名30~59岁中青年人,平均年龄为(44.7±8.5)岁,焦虑症状检出率为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在控制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状况、行为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等因素后,与睡眠时长7~<8 h相比,睡眠时长<6、6~<7和≥9 h者更易有焦虑症状(OR值分别为4.20、2.13和2.23);与睡眠质量好者相比,睡眠质量差者更易有焦虑症状(OR=3.69),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亚组分析显示,与睡眠时长7~<8 h相比,睡眠时长<6 h的男性(OR=5.28)更易有焦虑症状,而睡眠时长<6 h(OR=3.87)和6~<7 h(OR=2.46)的女性均更易有焦虑症状;睡眠时长<6 h(OR=4.09)和≥9 h(OR=3.41)的30~44岁青年更易有焦虑症状,而睡眠时长<6 h(OR=4.32)和6~<7 h(OR=2.14)的45~59岁中年更易有焦虑症状,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的联合效应与焦虑症状之间存在关联,与睡眠时长7~<8 h且睡眠质量好者相比,睡眠时长<6 h且睡眠质量差更易有焦虑症状(OR=14.73),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睡眠时长过短(<7 h)或过长(≥9 h)、睡眠质量差均可增加藏族中青年人焦虑症状风险,且存在联合效应,应重点关注男性和中年人群的睡眠卫生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