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中医药学刊》 >腹膜纤维化动物模型研究进展及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腹膜纤维化动物模型研究进展及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

尽管啮齿动物等腹膜纤维化模型为腹膜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了部分信息。遗憾的是,目前尚无与人类具有高度生理学、解剖学相似性的大型动物模型,限制了动物模型在临床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合适的腹膜纤维化动物模型,对于纤维化的研究和抗纤维化新药研发等具有重要意义,而实验动物、造模方法、评价指标的合理选择与匹配,是评价其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关键。通过系统查阅PubMed、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中的腹膜纤维化研究文献,从实验动物选择、造模原理和方法、特点、评价指标及其在中医药中的应用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常用的腹膜纤维化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常用的腹膜纤维化动物模型造模方法,是在尿毒症模型和非尿毒症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生物诱导模型、化学诱导模型和联合模型等。与生物诱导模型、联合模型相比较,化学诱导模型利用生物不相容性PDF、利用药物如CG、MGO、LPS等形成对腹膜持续的刺激,腹膜形态、功能改变显著,且无需手术操作简单,造模时间较短,在国内外的应用更为广泛。可为腹膜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抗纤维化药物的筛选等研究中的动物模型选择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