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语文教学通讯》 >儒夫上校——一个性格复杂的沙文主义者

儒夫上校——一个性格复杂的沙文主义者

         

摘要

<正> 都德的《柏林之围》作为爱国主义名篇在我国出现以来。它的主人公儒夫上校也长期被逻辑地戴上了“爱国主义”的“悲壮的英雄”的桂冠。直到近来,才有不少文章对此提出不同的看法,有的观点甚至截然相反。争论本身说明儒夫上校这个活生生的人乃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典型。过去模式化的评语会损害这个形象。刘再复在《论人物性格的模糊性与明确性》一文中说:“形象和感情如果成为一种确定的模式。形象特征一目了然……那么,这种形象一定是一种肤浅的、苍白的形象。”儒夫上校不是那种“特征一目了然”的形象,他的性格中具有某些复杂的、难以确定的因素。分析这些复杂的因素,不仅有助于正确揭示小说的主题,而且可以在人物形象的创造上得到有益的启发。

著录项

  •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 |1986年第12期|35-36|共2页
  • 作者

    汪国柱;

  • 作者单位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