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语文教学通讯 >点拨学生“悟”性的前提

点拨学生“悟”性的前提

     

摘要

<正> 孟德斯鸠说过,树人如树木,若非善加栽培,必难欣欣向荣。悟性,一般来说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领会和感受能力,由一种语言现象感悟出与此相关的符号。学生学习语文,常常要用心灵去体会有关课文的内容,把作者的悲欢喜怒化作成自己的悲欢喜怒,使作品中所产生的震颤在自己的神经上也引起反响。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彻底改善学习环境,制造一个课堂外的多层次的文学网络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条件反射,能使人产生某种欲望。学生求知欲的激发,如果没有一定的环境条件。很多东西只能变为抽象的符号,学生的悟性远远不能挖掘。这个文学网络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编织。<一>成立全校性的文学社团。让较多的同学参加,广大学生会在这个第2课堂活动中懂得研究

著录项

  •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1992年第2期|59-59|共1页
  • 作者

    莫世健;

  • 作者单位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