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 >低分子肝素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患者凝血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低分子肝素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患者凝血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摘要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对患者凝血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1月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难治性UC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摸球法分成联合组(n=53)与甲氨蝶呤组(n=53)。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甲氨蝶呤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甲氨蝶呤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症状评分、炎性因子水平、氧化应激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高于甲氨蝶呤组的79.25%(χ~2=7.102,P=0.008)。治疗8周后,2组患者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较治疗前明显延长,且联合组优于甲氨蝶呤组(P均<0.01);2组患者便血、腹痛、腹泻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联合组低于甲氨蝶呤组(P均<0.01);2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联合组低于甲氨蝶呤组(P均<0.01);2组患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CSF-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联合组高于甲氨蝶呤组(P均<0.01)。联合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77%,低于甲氨蝶呤组的18.87%(χ~2=6.014,P=0.014)。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UC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凝血功能及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氧化应激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