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华南预防医学》 >连州市部分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性传播疾病危险行为及影响因素

连州市部分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性传播疾病危险行为及影响因素

         

摘要

目的对广东省连州市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性传播疾病危险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通过同伴推动法(RDS),结合"滚雪球法"、网络征募等多种方法招募MSM,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调查内容为一般人口学特征、性行为情况、艾滋病干预服务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并对高危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共招募312名MSM,平均年龄(30.53±11.52)岁,学历以高中或中专及以下为主(占58.65%),涉及多种职业,学生、工人(各占22.44%)和服务业(占20.19%)较多,婚姻状况以未婚为主(占61.86%,193/312),自我性取向认定以同性恋最多(占62.18%,194/312)。共有235人答对6道或以上问题,占75.32%。最近1年干预服务覆盖率为31.41%。最近6个月79.81%(249/312)的调查对象曾经与男性发生过肛交,与男性发生肛交时,每次使用安全套的仅占24.10%(60/249),最近一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44.18%(110/249);28.85%曾经与女性发生性行为,每次使用安全套的仅占14.44%。HIV抗体阳性率为12.18%,HBs Ag阳性率为5.92%,梅毒抗体阳性率为2.96%,无检出HCV抗体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男性首次性行为年龄≥20岁的调查对象发生多男性性伴行为的可能性较低(OR=0.44),月均收入>3 000元的调查对象更易发生多男性性伴行为(OR=4.66),文化程度越高(OR=0.30)与男性无保护性肛交性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越低,未自愿开展相关疾病检测(OR=3.39)、男性性伴为非固定性伴或者两者都有者(OR=1.73)与男性无保护性肛交性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越高。结论连州市MSM HIV感染率高,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较低,高危行为普遍存在,需采取同伴教育、网络干预、学校教育等针对性的宣传干预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