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乳酸清除率对感染性创面导致脓毒性休克患者疗效与生存状况的评估价值

乳酸清除率对感染性创面导致脓毒性休克患者疗效与生存状况的评估价值

         

摘要

目的探讨乳酸清除率对感染性创面导致脓毒性休克患者疗效与生存状况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医院住院治疗的感染性创面导致脓毒性休克患者64例,在治疗30d后,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将患者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并根据患者的生存状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乳酸水平以及乳酸清除率;并根据所有患者的乳酸清除率的高低将患者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比较两组患者MODS和死亡发生率,确定乳酸清除率与感染性创面导致脓毒性休克患者MODS发生率、生存率的相关性,并对感染病原菌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存活组22例,死亡组42例,存活组复苏24h后乳酸水平显著低于死亡组,存活组乳酸清除率显著高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ODS组27例,非MODS组37例,非MODS组复苏24h后乳酸水平显著低于MODS组,非MODS组乳酸清除率显著高于MOD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乳酸清除率组的病死率和MODS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苏24h后乳酸水平与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具有显著正相关,乳酸清除率与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具有显著负相关;感染患者60例共分离培养出81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47株占58.0%,主要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革兰阳性菌32株占39.5%,主要包括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真菌2株占2.5%。结论乳酸清除率可以帮助评估感染性创面导致的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疗效和生存状况;对于乳酸清除率较低的患者一定要及时给予合理的干预措施,在治疗感染的过程中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提升感染性创面导致的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