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尿液分离高黏液表型肺炎克雷伯菌的毒力基因检测及生物膜形成测定

尿液分离高黏液表型肺炎克雷伯菌的毒力基因检测及生物膜形成测定

         

摘要

目的检测尿液分离肺炎克雷伯菌的高黏液(HM)表型、荚膜血清型及主要毒力基因,并测定其生物膜形成情况。方法收集尿路感染患者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89株,黏液丝试验检测HM表型。PCR筛查6种常见高毒力荚膜血清型(K1,K2,K5,K20,K54,K57)和10种常见毒力基因(magA,rmpA,rmpA2,aerobactin,wcaG,mrkD,iroN,fimH,uge和ureA),利用微孔板法检测生物膜的形成情况。结果 89株尿源性肺炎克雷伯菌中,除K5型外,其他5种常见高毒力荚膜血清型均有检出,共检出14株黏液丝试验阳性菌株,占15.73%;HM表型与非HM表型菌株中高毒力荚膜血清型的检出率分别为85.71%(12/14)和6.67%(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30,P<0.001);毒力基因以fimH、uge、ureA和mrkD的流行最为广泛,且在HM表型与非HM表型菌株中分布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外6种毒力基因在HM表型菌株的检出率均大于非HM表型菌株(P<0.05);HM表型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非高黏菌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发现2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HM表型菌株,且其中1株对碳青霉烯类耐药;89株肺炎克雷伯菌株有55株形成生物膜,阳性率为61.80%,HM表型菌株和非HM表型菌株形成生物膜的阳性率分别为35.71%(5/14)和66.67%(50/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0,P=0.029)。结论致尿路感染的高黏表型肺炎克雷伯菌存在强毒力和(或)生物膜阳性菌株,必须高度重视,避免广泛流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