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红楼梦学刊 》 >究竟是回归,还是叛逆——《红楼梦》与《儒林外史》社会观念的比较研究

究竟是回归,还是叛逆——《红楼梦》与《儒林外史》社会观念的比较研究

         

摘要

一、引言 吴敬梓和曹雪芹是时代的双生子。我们这么说,有四层含义:他们几乎是同时代人。吴敬梓生于康熙四十年辛巳(1701),卒于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曹雪芹生于康熙五十七年戊戌(1718),卒于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他们相差仅十七岁而曹雪芹又英年早逝,则《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的成书时间,相距当不相前后。因而,清有吴曹小说堪与唐有李杜诗歌相匹,皆为一代文坛之盛。 他们都是由康乐而堕入困顿的世家子弟。吴敬梓的先世:“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可他却因家族内部的倾轧和“素不习治生”而将田庐卖尽,以至“囊无一钱守,腹作干雷鸣。”曹雪芹的祖辈:“家世华胄,位望通显”。可他却因抄家没籍和“唐棣之威”而跌入窘困境地,以至“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然而,这一身世遭际却成了他们的幸运——不只使他们学富五车,博闻多识,而且使他们懂得什么叫做“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从而得能以稗史流传千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