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中国妇幼保健 >早产儿败血症患儿病原分布和真菌性败血症危险因素分析

早产儿败血症患儿病原分布和真菌性败血症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早产儿败血症患儿病原分布和真菌性败血症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9年在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出生的新生早产儿218例根据有无感染分为确诊有败血症的早产儿107例为观察组,无感染征象的成长中的早期早产儿111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早产儿血浆多配体蛋白聚糖1和CRP进行检测,同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Pearson检验方法对观察组发生真菌性败血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记录病原菌测定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浆多配体蛋白聚糖1(112.19±49.52)及CRP(25.21±21.7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41±30.41)及(6.61±4.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Pearson检验方法对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分析可知,其产生败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和留置PICC。共分离出8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40株,革兰阳性菌31株,真菌1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的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肟、氨曲南和妥布霉素有较高的敏感性,肺炎克雷伯菌对氨曲南、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和妥布霉素有较好的敏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高达100.00%,对克林霉素、呋喃妥因、四环素有较强的敏感性,肺炎链球菌对四环素、利福平有较高的敏感性,对克林霉素、红霉素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早产儿败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为留置PICC、气管插管、极低出生体质量及双胎,其血浆多配体蛋白聚糖1及CRP水平均高于非败血症早产儿,主要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葡萄球菌等,应高度重视患儿该部分病原菌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