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肝后隧道手术高危区的解剖特点及临床应用研究

肝后隧道手术高危区的解剖特点及临床应用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肝后隧道及手术高危区的解剖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解剖20具成人尸体肝脏标本,收集经前入路绕肝提拉法右半肝切除术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统计汇入肝后下腔静脉和肝后隧道路径上肝短静脉总数。结果:解剖研究中发现,肝短静脉主要从左右两侧汇入肝后下腔静脉,且较多集中于中、下1/3段;在肝后隧道路径上,汇入肝后下腔静脉的肝短静脉主要集中在下1/3段前方,平均(2.90±1.07)支,上1/3段仅有1例出现1支肝短静脉,中1/3段20例中仅4例出现1支肝短静脉;肝右后下静脉多出现在肝后下腔静脉的中、下1/3段,出现率达85.0%(17/20)。临床手术中发现,在肝后隧道路径上,汇入肝后下腔静脉肝短静脉主要集中在下1/3段,平均(3.21±1.67)支,多数病例此区域上下距离约3~4 cm,同时此区域中肝右后下静脉出现率达85.2%(23/27);27例中仅1例有1支肝短静脉汇入中段肝后下腔静脉前方。结论:肝后隧道手术高危区位于肝后下腔静脉下段前方3~4 cm区域,有较多肝短静脉伴随肝右后下静脉汇入。准确把握此区域的解剖特点并进行解剖分离是成功建立肝后隧道的关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