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教育学术月刊》 >民国高校毕业生之就业特征及政府反应(1927~1937)

民国高校毕业生之就业特征及政府反应(1927~1937)

         

摘要

大学生就业紧张不仅是现实问题,也是历史问题。知古鉴今,基于"政府-学生"的分析框架,勾勒民国年间高校毕业生之就业特征及当时政府的应对策略。民国政府不再延续清政府分配学生就业的政策,大部分毕业生必须自谋生路。在高等教育扩张、毕业生规模日益增长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特征主要表现为毕业生的相对过剩与结构性失业,就业区域集中于大都市和东部地区,就业方向上以教育、政法为主流选择。生路难谋之际,大学生发起"向政府要工作"的请愿运动,引起如教育统制论争等社会议论。社会舆论压力、毕业生运动的政治压力下,国民政府"为青年谋出路"考虑,确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然而,因经济发展不良,战争频仍,导致政府承诺难以奏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