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公共卫生》 >新冠疫情下公众应对行为潜在类别分析

新冠疫情下公众应对行为潜在类别分析

         

摘要

目的了解新冠疫情之下公众应对行为情况,探讨公众应对行为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为疫情防控中公众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8月采用自制问卷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19132名公众进行网络调查,应用潜在类别分析方法对公众的应对行为进行分析,使用SPSS软件考察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公众总体应对行为良好,尤其在戴口罩(94.7%)、勤洗手(94.4%)、居家隔离(86.2%)等方面,但也存在过度防护问题,如在室外空旷环境规范佩戴口罩(77.6%)、反复洗手(41.3%)、高频大量消毒(27.2%)、预防性服药(25.9%)等。经潜类别分析,将公众的应对行为分为3个潜类:戒备型(23%)、冷静型(67.8%)、无畏型(9.2%)。进一步分析发现,相对于冷静型人群,非医疗职业者(OR=1.293)更容易成为戒备型人群;而男性(OR=1.626)、无业者(OR=1.591)、农村公众(OR=1.218)更容易成为无畏型人群;低文化程度、中青年人、高收入群体、低风险地区的公众更容易形成两端极化行为。结论疫情之下公众的应对行为存在明显潜类别,行为成簇出现且比例不同。低文化程度、中青年人、高收入群体、低风险地区的公众均易出现过度戒备或松懈的极化行为,男性、无业者、农村地区公众易采取无畏型行为,这两类人群是疫情行为干预的重点人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