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三九胃泰颗粒抗炎镇痛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三九胃泰颗粒抗炎镇痛作用机制研究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三九胃泰颗粒抗炎镇痛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和相关文献筛选出三九胃泰颗粒的活性成分,并对其活性成分作用靶点进行预测,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三九胃泰颗粒-潜在活性成分-靶点”网络。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收集炎症、疼痛相关靶点并与药物靶点相交集。通过STRING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基因本体(GO)分析于DAVID数据库中进行。Cytoscape软件构建“三九胃泰颗粒潜在活性成分-炎症疼痛相关靶点-通路”网络。AutoDockTools和PyMOL软件用于三九胃泰颗粒抗炎镇痛核心成分和核心靶点的分子对接。结果:共获取三九胃泰颗粒的潜在活性成分73种,其中核心活性成分15个,包括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等;三九胃泰颗粒发挥抗炎镇痛作用的核心靶点22个,包括PTGS2、HSP90AB1、PTGS1等,参与药物的应答、炎症应答、MAPK级联的正调节等生物过程,涉及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TNF、PI3K-AKT、MAPK等信号通路。核心成分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汉黄芩素、黄芩素与核心靶点PTGS2、HSP90AB1、PRKACA、PTGS1、RELA的结合能均﹤-5.0 kJ/mol,能较好地结合在一起。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揭示了三九胃泰颗粒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抗炎镇痛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上治疗慢性胃炎提供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