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藏文版)》 >文献学视野下的藏马起源及其称谓文化探析

文献学视野下的藏马起源及其称谓文化探析

         

摘要

藏马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但其研究成果较少。应用文献研究法对马起源及其命名文化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从而得知藏马起源的历史叙述大致有三种观点:胎生观、卵生观及化生观。其中胎生观是藏族原始藏马起源的重要观点,且符合现代科学观。其主要依据有敦煌藏文文献ToL.Tob.731和P.T.1060等;卵生观以苯教藏文文献《斯巴宗铺》与《属卢派马文化研究》中的卵生观相交融而形成。藏文相马文献《马种宝鬘论》和《马文化研究•明镜》也受到了此观点的影响;化生观受佛教后弘期大译师仁钦桑布(958-1055)翻译的《相马与医马•明鉴》中印度吠陀文化的影响而形成,逐渐被藏文相马文献《马种宝鬘论》和《马文化研究•明镜》等广泛接受。另外,吐蕃时期和佛教后弘期对马命名文化不尽相同,吐蕃时期主要以敦煌藏文文献ToL.Tob.731和P.T.1060为依据,首先lha rta、bdud rta、dmu rta、skra rta、sprin rta、gzha’rta、klu rta、smna rta、srin rta等以马的类别而命名,并逐渐演变为结合马的来源与特点而命名。而佛教后弘期至今,以仁布阿王久扎(1482-1542)撰写的《辞藻•智者耳饰》和欧曲•达玛巴扎(1772-1851)撰写的《辞藻学作者沧海水滴》等词藻学为命名的依据,例如,Gyi ling、cang shes等。通过与其他民族关于马的起源传说和命名文化之间的相互比较,从而挖掘马的起源叙述与命名文化在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中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