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大理》 >贵耳贱目造“著名”

贵耳贱目造“著名”

         

摘要

一友得当代著名书法家某公一册页,珍惜异常,邀数书友共赏。打开来一睹真迹,一友叹曰:盛名之下。我也觉得不过尔尔。朋友急了:我这可是花大价钱买来的,据说还有上涨的趋势。大家照例议论了一番。便作鸟兽散去。近翻闲书.见黄鲁直一首小诗:“驴耳对轩轩,争酬价一千。眈眈两虎视,不值一文钱。”当指当时的贵耳贱目现象。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提出在书画界存在“耳鉴”的问题.他说“藏书画者.多取空名偶传为钟、王、顾、陆之笔.见者争售,此所谓‘耳鉴”’。可见.起码在宋代人们就已经贵耳贱目了.这也算是古已有之一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