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当代医学 》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摘要

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的迅速发展,MRI 已成为全面客观的非侵入性评价缺血性心脏病的综合手段。它能精确地测定前壁心肌梗塞的部位和范围,确诊心梗后并发症如室壁瘤及附壁血栓,并可反复提供左/右室容积、射血分数和心室重量的三维数据。MRI 可用于对心肌梗塞后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评价、不同类型的缺血性心肌损伤和心肌低灌注区的鉴别以及对心肌存活性的评价。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已被逐渐用于评价冠脉狭窄病人的血流储备及冠脉搭桥术的疗效。本文概述了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