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当代医学》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晚发和长病程动物模型的建立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晚发和长病程动物模型的建立

         

摘要

目的 建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晚发和长病程动物模型,为NEC相关研究提供新的实验平台.方法 10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Dith/FFLAS组(n=47)、FFLAS组(n=32)、Dith组(n=32)、Control组(n=32).Dith/FFLAS组给予腹腔注射双硫腙(Dith),结合人工喂养和缺氧、内毒素LPS刺激(FFLAS)进行诱导.每天观察临床表现和体质量变化,于24 h、72 h、7 d、15 d抽样进行肠组织学评分,分析各时点的NEC患病率和病损程度,评估最佳成模时间和病变迁延情况.结果 Dith/FFLAS组48~72 h普遍出现腹胀、腹泻等NEC症状,个别出现血便;72 h和7 d患病率最高,分别为87.50%(7/8)和71.43%(5/7),显著高于FFLAS组(P<0.05).4组肠组织评分分别为:24 h(1.00±0.53),(0.50±0.53),(0.50±0.53),(0.25±0.46),72 h(2.38±0.92),(1.13±0.64),(0.25±0.46),(0.38±0.52),7 d(2.00±0.82),(0.75±0.46),(0.13±0.35),(0.25±0.46),15 d(1.00±0.63),(0.38±0.52),(0.25±0.46),(0.13±0.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4h=3.00,F72h=17.05,F7d=14.09,F15d=4.08,P值均<0.05).各时点均以Dith/FFLAS组评分最高,不仅与Contro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72 h、7 d、15 d时点都显著高于FFLAS组(P<0.05)和Dith组(P<0.05).Dith/FFLAS组不同时点病变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60,P<0.01);72 h和7 d损伤程度显著高于24 h和15 d(P<0.05).结论 Dith/FFLAS法能在10日龄大鼠成功建立晚发和长病程NEC模型,72 h成模率87.50%,病变至少迁延至第7天,15天仍未完全修复.

著录项

  • 来源
    《当代医学》 |2018年第8期|1-5|共5页
  •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儿科,广东 广州 510655;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儿科,广东 广州 510655;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儿科,广东 广州 510655;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病理科,广东 广州 510220;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儿科,广东 广州 510655;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儿科,广东 广州 510655;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儿科,广东 广州 510655;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儿科,广东 广州 510655;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儿科,广东 广州 510655;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双硫腙;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