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感染性休克患者凝血机制紊乱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感染性休克患者凝血机制紊乱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摘要

cqvip: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凝血机制紊乱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90例,结合患者病情程度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无功能障碍组(63例)与功能障碍组(27例)。入院后24 h内采集患者静脉血,检测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选取同期来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受检者的凝血指标。结果无功能障碍组的D-D水平高于对照组,APTT、PT长于对照组,PLT低于对照组(P<0.05);功能障碍组的D-D水平高于对照组,FIB、PLT低于对照组,TT、APTT、PT长于对照组(P<0.05);功能障碍组的FIB水平低于无功能障碍组,TT长于无功能障碍组(P<0.05)。功能障碍组患者的临床病死率为62.96%,明显高于无功能障碍组的36.51%(P<0.05)。存活组患者的FIB水平高于死亡组,TT短于死亡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T为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凝血机制会出现紊乱,临床通过严密监测凝血指标变化情况能准确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并准确评估患者预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