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荟萃》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差异基因及潜在治疗药物的生物信息分析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差异基因及潜在治疗药物的生物信息分析

         

摘要

cqvip:目的利用基因表达谱筛选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相关基因和潜在小分子治疗药物。方法在GEO数据库获取并分析3个pSS相关基因表达谱,获得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基因进行GO与KEGG富集分析,通过蛋白互作网络(PPI)筛选pSS的hub基因并验证。最后,利用Cmap数据库预测pSS的潜在治疗药物,并结合药物靶点和药物途径探讨潜在药物在pSS治疗中的作用。结果共鉴定出90个pSS相关差异基因,其中79个上调基因,11个下调基因,它们主要参与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甲型流感和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此外,通过筛选、验证,鉴定出19个hub基因(STAT1、MX1、ISG15、IFIH1、GBP1、IFIT1、XAF1、RSAD2、IFIT2、SAMD9L、TRIM22、IFIT3、IFI44L、HERC5、IFIT5、IFI44、IFI6、RTP4和ISG20),多个是干扰素诱导基因。干扰素可能在pSS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最后,通过CMAP数据库筛选出氟替卡松、氯唑西林等15种候选药物,并对其作用通路与靶点分析。结论本研究通过对pSS hub基因和候选药物的筛选,可以进一步了解pSS的发病机制,为pSS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