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气候与环境研究》 >华东地区一次持续大雾过程及其与空气污染相互作用分析

华东地区一次持续大雾过程及其与空气污染相互作用分析

         

摘要

2008年1月7~11日期间,华东地区自北向南出现了一次持续大雾过程,分别影响到山东、江苏、安徽、上海、浙江、福建等地,并伴随有轻至中度空气污染,对当地生活、生产、运输造成严重影响.利用地面探测和探空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MM5数值模拟结果等资料,分别从天气形势分析、水汽条件、动力因子、温度层结、空气质量变化等多方面入手,对此次大雾过程的成雾条件及空气污染对持续大雾的贡献进行诊断分析.分析指出,近地面层水汽通量散度、垂直速度以及500 hPa与1000 hPa散度差与能见度无显著相关,近地面相对湿度(Rh)与能见度呈明显反相关,近地面温度递减率(γ)与能见度呈明显正相关,可以把Rh≥85%、γ<0.2 ℃·(100 m)-1作为大雾形成的必要条件.另外,选取与空气污染指数(API)相同时间段(前一日04时至当日03时,协调世界时)上海虹桥机场的航空能见度最低值与API对比发现,航空能见度最低值与API呈强烈的反相关,空气污染对大雾形成或维持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可以把"API上升达到150"作为上海虹桥机场出现大雾的一个重要的判断条件.

著录项

  • 来源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0年第5期|685-694|共10页
  • 作者

    王峰云; 王自发; 阎凤霞;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民航华东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气象中心,上海,200335;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民航华东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气象中心,上海,200335;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雾;
  • 关键词

    雾; 能见度; 空气污染指数; 诊断分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