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经学》 >歐陽修説《詩》回歸本義蠡測

歐陽修説《詩》回歸本義蠡測

         

摘要

疑古辨僞的風氣,到宋代已非常盛行。歐陽修的《毛詩本義》,先從傳統經書裏面找尋立論根據,然後才用自己的觀點來解釋經書。這很可能是宋代疑古辨僞運動另一個側面。據歐陽修提出的“本末論”,“詩人之意”及“聖人之志”是《詩》義之本,是《詩》的本義;“太師之職”是《詩》義之末。至於“經師之業”則有本有末,能求詩人意並達聖人之志的,是經師之本,由此得出的乃《詩》義之本;如只講太師之職,而妄自爲説的,是經師之末,由此得出的乃《詩》義之末。他重視的是《詩》義之本,肯定《詩經》“本義”的存在。正是《詩》義之末的存在與流傳,將本義“汩亂”,使其隱晦不明,因此,當務之急是回歸《詩》的本義,才能剔除後起紛紜的眾説。歐陽修對《毛詩序》的攻擊比較温和,有時還跟從《序》説;毛、鄭二家相異,由於毛氏去《詩》年代猶近,鄭説若没有實據以證,寧取毛氏。他標舉《孟子·萬章篇》推求詩人本志的方法,並主張拋開舊説,從涵泳詩的本文入手,大概是以情、理爲基礎的。“人情”偏於人的感情,“常理”重於説理。在解説詩意時,他情理兼備,揆情度理,這就有助於獲得對不少詩歌比較正確的解釋。他重視的,是章句的分析,“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