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人事科学》 >中国古代抚恤制度与思考

中国古代抚恤制度与思考

         

摘要

历代的抚恤被称为"恤典",是国家对在职文武官吏及胥吏兵丁因公或因私死伤的救济和抚慰,也包括退休的官员。历代根据不同情况和官吏等级,采用不同的抚恤方法,乃是职官管理制度的重要构成。抚恤制度涉及死事、伤残、救济抚慰,以及抚恤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死事有殉职、战死、在职身亡等区别,伤残有重伤、轻伤的认定,救济抚慰有一次、多次、终其身、安其后等办法,抚恤管理有抚恤等级确定、抚恤金发放、受抚恤人员父母妻儿安置、抚恤对象的监督等方面制度。古代抚恤制度的实施,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死伤抚恤,而且是激励与安抚在职人员尽忠职守,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君主专制与官僚政治相结合,导致历代抚恤制度不能正常实行,非但不能慰死抚伤,还有可能导致整个政治制度运转不灵,使更多的人不能与朝廷同心同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