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文摘

         

摘要

“最好水平”这个文理不通的说法,在流行了好多年以后,前不久曾有所减少,现在又像在卷土重来了。 在每天的广播里,差不多都在“创造”着最好水平,每听到一次,我就不免难受,不免为我们的语言的前途担心。 顾名思义,水平只有高低,无所谓好坏,好坏只是表明人们对于这种水平高低的喜欢成不喜欢。比方生产一项产品,原料材料的消耗,水平高了,人们就不喜欢,就说它坏。但是不能因此就说这项水平是好是坏,犹如人的体温、血压无所谓好坏一样。我们可以说某项纪录、某项成绩最好,但不能说某项水平最好。要在我们的报纸上来讨论这种文字常识,这个事实本身就叫我觉得害臊。这种说法的来源我们不必去考证了,只希望我们的新闻界(首先是居于领导地位的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人民日报)的每个同志从此不要再污染我们祖国的语言。什么“一个群众”、“红彤彤”,这些语言中的垃圾我们已经堆积得不少了。毫不留情、毫不迟延地清扫这些垃圾——但愿我们的新闻界、文艺界、出版界、教育界和一切发表文字的人们,都能把这当作一项义不容辞的庄严的任务。要不然,我们还怎好意思向人们讲什么语言美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