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多药耐药基因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多药耐药基因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iti-drugresistence related pro-tein,MRP)、肺耐药蛋白(1ung resistance protein,LRP)、谷胱苷肽-S转移酶-π(glutathione stransteferase-π,GST-π)等多耐药基因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共同表达水平、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5年2月至2010年11月51例膀胱肿瘤患者,男40例,女11例。年龄36~83岁,平均60岁,<50岁10例,≥50岁41例。病理诊断为膀胱尿路上皮癌。病理分级:Ⅰ级11例,Ⅱ级1 8例,Ⅲ级22例。肿瘤单发34例,多发17例。肿瘤直径≥3 em 30例,<3 cm 21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gp、MRP、LRP、GST-π等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病理特征及相关性。结果 Pgp、MRP、LRP、GST-π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6%(36/51)、21.6%(11/51)、84.3%(43/51)、92.2%(47/51)。单发及多发肿瘤中Pg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7%(23/34)和76.5%(13/17),MR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7%(6/34)和29.4%(5/17),LR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2%(29/34)和88.2%(15/17),GST-π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2%(30/34)和100.0%(17/17);肿瘤直径<3 cm和≥3 cm中Pg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1%(12/21)和46.7%(14/30),MR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9.1%(4/21)和23.3%(7/30),LR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0%(17/21)和86.7%(26/30),GST-π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2%(20/21)和90.0%(27/30);病理级别Ⅰ、Ⅱ、Ⅲ级肿瘤中Pg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8%(9/11)、61.1%(11/1 8)、72.7%(16/22),MR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4%(4/11)、16.7%(3/1 8)、18.2%(4/22),LR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11/11)、88.9%(16/18)、72.7%(16/22),GST-π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11/11)、94.4%(17/18)、86.4%(19/2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RP在<50和≥50岁患者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6/10)和90.2%(3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T-π在男女患者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0%(38/40)和81.8%(9/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耐药基因之间阳性共同表达分别为:Pgp+MRP 13.7%(7/51),Pgp+LRP 58.8%(30/51),Pgp+GST-π64.7%(33/51),MRP+LRP 15.7%(8/51),MRP+GST-π15.7%(8/51),LRP+GST-π82.4%(42/51),Pgp+MRP+LRP+GST-π13.7%(7/51),Pgp+LRP+GST-π56.9%(29/51)。其中Pgp与MRP间有相关性(r=0.077,P<0.05),Pgp与GST-π间有相关性(r=0.003,P<0.05),MRP与LRP间有相关性(r=0.065,P<0.05),MRP与GST-π间有相关性(r=0.052,P<0.05),LRP与GST-ππ间有相关性(r=0.093,P<0.05),Pgp与LRP间无相关性(r=0.097,P>0.05)。结论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多药耐药性现象是由多个耐药基因共同参与作用的结果,膀胱尿路上皮癌多药耐药基因Pgp、MRP、LRP、GST-π与病理分级、肿瘤数量、肿瘤直径间无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