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心脏嗜铬细胞瘤三例报告

心脏嗜铬细胞瘤三例报告

         

摘要

目的探讨心脏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报告心脏嗜铬细胞瘤3例,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17、40及35岁。患者均以头痛、心悸、大汗及血压增高就诊。1例男性患者及女性患者术前行2次24h尿儿茶酚胺检查:男性患者24h尿肾上腺素(E):1.84,150.28μg/24h[正常值:(4.08±2.34)μg/24h],去甲肾上腺素(NE):734.77,508.00μg/24h[正常值:(28.67±11.98)μg/24h],多巴胺(DA):823.00,620.31μg/24h[(正常值:(225.76±104.83)μg/24h];女性患者24h尿E:12.40,16.03μg/24h,NE:1778.92,1243.96μg/24h,DA:1517.47,926.89μg/24h。分别经超声心动、CT加核素融合扫描、MRI、冠脉造影等检查证实心脏不同部位有占位性病变,3例生长抑素受体显像阳性。3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行肿瘤切除术。结果3例患者术中分别见主动脉根部、左心房及房间隔处2~5cm地毯状浸润性生长肿瘤,切除肿瘤,修补缺损。术后病理证实为心脏嗜铬细胞瘤。术后8~24个月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分别下降30和20mmHg。1例17岁男性患者生长抑素受体显像提示原肿瘤周边部位放射性增高,心影消退缓慢,提示心脏功能下降;1例40岁男性患者术后1个月出现心悸,PET检查发现左房手术区域有代谢增高灶;女性患者术后发生心肌梗塞。结论心脏嗜铬细胞瘤极为罕见,诊断过程复杂困难,手术难度大,术后可出现并发症。

著录项

  •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5年第8期|512-515|共4页
  • 作者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心脏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 100730;

    100730;

    100730;

    100730;

    100730;

    10073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心脏肿瘤;
  •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心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