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Th1/Th2在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炎症过程中的变化

Th1/Th2在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炎症过程中的变化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气道炎症模型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分泌γ干扰素(IFN-γ)及白细胞介素4(IL-4)的变化,探讨INF-γ及IL-4在哮喘气道炎症过程中的作用,同时观察地塞米松对IFN-γ及IL-4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A组,16只)和对照组(B组,8只),根据实验需要又将实验组16只大鼠分为卵清蛋白致敏激发组(A1组)、激发前激素预处理组(A2组),每组8只.建立哮喘气道炎症大鼠模型采用流式细胞胞内染色技术,测定A1组、A2组[给予地塞米松腹腔注射(10 mg/kg)]和B组大鼠外周血分泌IFN-γ的CD+4、分泌IL-4的CD+4和分泌IFN-γ的CD+8细胞在激发后不同时间点的数值.结果A1组大鼠外周血中IFN-γ+的CD+4细胞、IFN-γ+的CD+a细胞及IL-4+的CD+4细胞在雾化2 h时分别为(5.7±1.6)%、(11.5±5.1)%、(1.66±0.95)%,A2组分别为(2.6±1.3)%、(3.9±1.5)%、(0.77±0.37)%,B组分别为(1.8±0.7)%、(6.1±1.8)%、(0.65±0.12)%.A1组与A2组比较及A1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A1组大鼠外周血中IFN-γ+的CD+4细胞及IFN-γ+的CD+8细胞在雾化10 h时出现高峰,分别为(9.9±4.4)%、(38.7±6.3)%、A2组分别为(4.9±1.7)%、(15.7±8.7)%,B组分别为(1.5±0.5)%、(6.4±1.5)%,A1组与A2组比较及A1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A1组大鼠外周血中IL-4+的CD+4在雾化10 h为(2.16±0.75)%、A2组为(1.39±0.77)%,B组为(0.68±0.15)%,A1组与A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1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其高峰在36 h出现,A1组为(4.0±1.6)%、A2组为(1.5±1.0)%,B组为(0.7±0.3)%,A1组与A2组比较及A1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地塞米松对T淋巴细胞产生IFN-γ及IL-4的能力均有明显抑制作用.CD+4及CD+8细胞产生的IFN-γ及CD+4细胞产生的IL-4同时参与哮喘气道炎症的发生发展过程.炎症早期以产生IFN-γ为主,炎症持续阶段以产生IL-4为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