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静脉血栓栓塞症大鼠血栓和血管内膜的变化

静脉血栓栓塞症大鼠血栓和血管内膜的变化

         

摘要

目的通过大鼠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模型,观察股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时血栓和血管内膜的变化。方法健康清洁级SD大鼠78只,3~6个月龄,雌雄各半,随机分为DVT组(18只)、DVT-PTE组(54只)及对照组(6只)。DVT和DVT-PE组大鼠均采用显微血管夹阻滞左侧股静脉血流的方法制备DVT模型。DVT组在DVT建模后第1、4、7天分别处死大鼠6只,共3组(D1、D4、D7),行左股静脉病理学检查;DVT-PTE组大鼠在DVT建模后第1、4、7天分别取出左股静脉血栓,注入右股静脉,制备DVT-PTE模型,PTE建模后第1、4、7天分别处死3组大鼠,共9组[D1P1、D4P1、D1P7、D4P1、D4P4、D4P4、D7P1、D7P4及D7P7],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 (1)DVT建模后第1天,模型成功率100%(24/24);大体观股静脉血栓阳性率在第7天[42%(10/24)]明显低于第1天(X~2=19.765,P<0.01)。DVT模型成功率在D1、D4、D7组分别为100%(18/18)、83%(15/18)、44%(8/18),其中D7组明显低于D1(X~2=13.846,P<0.01)和D4(X~2=5.900,P<0.05)组。(2)光镜检查:DVT后第1、4、7天,股静脉内分别见红色、混合和机化血栓。以DVT建模后第4、7天的栓子栓塞肺动脉,栓子溶解性降低,D4Pn和D7Pn组[73%(11/15)和100%(8/8)]大体观肺脏血栓阳性率明显高于DP组[39%(7/18)](X~2=3.915,P<0.05;X~2=8.474,P<0.01)。D1P7、D4P4、D7P4和D7P7组非栓塞肺动脉管壁面积与血管总面积比值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均P<0.05。(3)电镜检查血管壁改变:①D1组股静脉内皮细胞间连接断裂,内弹力板裸露;D4组股静脉内皮细胞肿胀、核增大,部分内皮细胞和内弹力板消失;D7组股静脉血管壁结构消失。②以DVT建模后第1、4天的栓子栓塞肺动脉,肺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第1天发生肿胀、增生、核增大;第4和7天内皮细胞增生,内弹力板增厚,成纤维细胞增生。而以DVT建模后第7天的栓子栓塞肺动脉,在第1天即出现内皮细胞线粒体肿胀和内弹力板消失较为明显,第4和7天中膜增厚,成纤维细胞增生。结论大鼠DVT-PTE模型肺动脉血栓的阳性率和转归受DVT不同时间栓子的影响;VTE时受累股静脉和肺动脉可出现血管内皮细胞和内弹力板的改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