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L-精氨酸对动脉粥样硬化兔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L-精氨酸对动脉粥样硬化兔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摘要

目的:观察L-精氨酸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血中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影响,并探讨血中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与血管局部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的关系。方法:①实验于2003-9/2004-04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研究室完成。选用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模型组、L-精氨酸组、对照组。②模型组、L-精氨酸组予高脂饮食10d后,球囊拉伤右髂外动脉。继续喂以高脂饮食30d后处死动物,L-精氨酸组从术后第2天起经饮水给予L-精氨酸1g/d。对照组以普通饲料喂养。③以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实验前、术前及术后30d各组兔血清中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组织冰冻切片以原位杂交检测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mRNA的表达,抽提蛋白行免疫印迹检测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蛋白。④计量数据间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兔2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mRNA表达:血管损伤后30d,模型组明显增多,L-精氨酸组较轻,对照组阴性。②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蛋白表达:血管损伤后30d,模型组明显增多,L-精氨酸组少于模型组,对照组少量。③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各组3个时间点无差异(P>0.05)。术后30d,模型组明显高于术前(P0.05)。结论:口服L-精氨酸能够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兔血中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血中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可以反映球囊损伤血管局部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变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