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长期低剂量接触贫铀方式对大鼠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基因位点及微核变化影响的差异

长期低剂量接触贫铀方式对大鼠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基因位点及微核变化影响的差异

     

摘要

目的:观察大鼠长期接触低剂量贫铀对外周血淋巴细胞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基因位点及微核的影响,并比较不同接触方式间是否有差别.方法:实验于2004-03/2005-03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①取初断乳Wistar大鼠26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食入组(n=20)和食入对照组(n=6),食入组以含有50μg/L的贫铀饮水及含70μg/kg贫铀的饲料喂食大鼠,食入对照组普通饮食.②取初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6只,随机分为植入组(n=10)和植入对照组(n=6),植入组大鼠植入贫铀片(0.20±0.02)g,两组均饲喂普通食水.在植入/食入贪铀后第12个月,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大鼠,检测其骨髓细胞微核率的改变及采用多核细胞法测定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基因位点突变频率的改变.结果:4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骨髓细胞微核率:食入组与植入组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组[(0.85±0.14)%,(0.91±0.18)%,(0.09±0.02)%,(0.14±0.08),P<0.05],但食入组与植入组间无差别.②外周血淋巴细胞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基因位点突变频率:食入组和植入组大鼠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组(0.143%,0.137%,0.109%,0.105%,P<0.05),但食入组与植入组间无差别.结论:长期低剂量接触贫铀,其方式无论是食入、植入均可对大鼠产生致突变作用.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8期|120-122|共3页
  • 作者单位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全军复合伤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市,400038;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全军复合伤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市,400038;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全军复合伤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市,400038;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全军复合伤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市,400038;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全军复合伤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市,400038;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全军复合伤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市,400038;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全军复合伤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市,400038;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R34;
  • 关键词

    铀/毒性; 微核; 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遗传学;

  • 入库时间 2023-07-24 16:10:25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