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构建四氯化碳诱导的家兔肝纤维化模型

构建四氯化碳诱导的家兔肝纤维化模型

         

摘要

背景: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常用于抗肝纤维化药物的筛选和评价,但目前很少有四氯化碳诱导兔肝纤维化模型的报道。目的:建立家兔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并观察造模过程中动物的肝脏功能和组织病理学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12/2008-04在解放军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材料:40只普通级日本大耳家兔,雌雄各半,体质量1.75~2.25kg,用于建立家兔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方法:40只家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10)。实验组腹腔注射40g/L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3周四氯化碳剂量为0.1~0.2mL/kg,根据动物的情况每周注射2次;3~6周四氯化碳剂量调整为0.3~0.4mL/kg;6~8周为0.4~0.5mL/kg。于注药后4,8,12周分别留取肝组织和血清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病理观察和生化检测。主要观察指标:实验家兔肝脏大体及病理学改变,静脉血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纳入日本大耳家兔40只,造模20d时,实验组家兔死亡4只,原因主要为急性肝坏死及对药物的耐受性差。40d时死亡1只;50d腹腔注射因药物误入血管死亡1只。①对照组家兔肝脏外观呈暗红色,病理切片示:肝小叶结构完整,肝细胞围绕中央静脉呈放射状排列。实验组8周时,肝脏呈暗紫色,表面有轻微粟粒样改变,病理切片示:肝细胞点状及点灶状坏死,汇管区炎症细胞浸润,呈早期纤维化症状。12周时,肝脏呈灰褐色,有较明显粟粒样改变。病理切片示:肝小叶结构破坏,肝索排列紊乱,肝细胞脂肪变性,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有炎性细胞浸润,为明显肝纤维化症状。③家兔血生化指标随着注药时间的延长,白蛋白含量及白球蛋白比值逐渐下降,球蛋白、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逐渐升高,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前期明显升高后期又有所下降。结论:长期给予四氯化碳可导致家兔的肝纤维化形成,并有较明显的阶段性变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