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MC+(R)和ROI-CTM颈椎融合器治疗颈椎病:术后早期颈椎稳定性及融合率比较

MC+(R)和ROI-CTM颈椎融合器治疗颈椎病:术后早期颈椎稳定性及融合率比较

         

摘要

背景:目前治疗颈椎病的最常用方法是颈椎前路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为了减少钛板厚度对食管及咽部的影响,以及简化操作步骤,低切迹钛板或零切迹的内固定材料不断涌现。自锁式融合器MC+和ROI-CTM的出现,为颈椎病前路手术提供了一个解决钛板切迹、更加简便的操作办法。目的:应用MC+或ROI-CTM融合器结合颈椎前路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病,观察两种融合器对术后早期颈椎稳定性、融合率以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2013年6月至9月对36例颈椎病患者实施单椎间隙颈椎前路椎管减压内固定治疗,根据使用的融合器类型分为MC+组和ROI-CTM组。所有患者均进行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的颈椎正侧位、过屈过伸位X射线片及颈椎CT检查,测量颈椎曲度、椎间隙高度、病变椎体角度位移及水平位移;并行颈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Bazaz吞咽困难分级评估。结果与结论:术后两组颈椎曲度和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无论术后3 d抑或术后3个月,颈椎曲度和椎间隙高度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MC+组术后3d角度位移和水平位移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术后3个月与术前、术后3 d相比均显著减小(P均〈0.05)。ROI-CTM组从术前到术后3 d、术后3个月,角度位移和水平位移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无论术后3 d抑或术后3个月,MC+组的角度位移和水平位移均大于ROI-CTM组。术后3个月两组融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Bazaz吞咽困难分级和颈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颈前路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结合MC+/ROI-CTM颈椎融合器治疗单节段颈椎病,均具有临床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咽部疼痛不适少的特点。MC+具有价格较为低廉的优点,结合颈椎外固定治疗可达到病变椎节稳定性的要求。ROI-CTM融合器能够达到更满意的术后即刻稳定性,是治疗颈椎病更为满意的选择。总之,两种自锁式融合器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经济情况、椎节稳定性要求选择更为合适的融合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