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外科杂志》 >医源性胆总管远段损伤的临床分析

医源性胆总管远段损伤的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总管远段损伤早期诊断及腹膜后严重感染的预防。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至2004年间处理的17例医源性胆总管远段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者中,15例为术中损伤,2例为ERCP切开取石所致。术中发现胆管损伤14例,术中未及时发现者1例。胆管损伤前行B超检查16例,MRCP检查2例,6例在胆道探查后行胆道镜检查。10例行胆总管穿孔修补加T管引流,2例行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2例行胆肠吻合术,1例行十二指肠及胆管修补腹膜后引流术。胆管损伤后术中表现为胆道探子异位于胆管壁外,胆道镜见到胆管远段有2个或多个孔隙,经T管注水见腹膜后水肿和积液,注入美蓝出现腹膜后蓝染。损伤后临床表现为腹胀、发热、腰背胀痛、休克等。治愈13例,术后并发症包括十二指肠瘘1例,切口感染1例,死亡4例,其中3例死于感染性休克,1例死于胃切除术后再出血。结论胆道远段损伤术后表现缺乏特异性,对可疑患者应作CT检查,早期诊断胆总管下段损伤并进行及时治疗可以取得较好效果。术前完善的影像学检查及在胆道探查前进行胆道镜检查有可能减少胆总管远段损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