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外科杂志》 >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中期随访

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中期随访

         

摘要

目的通过对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术后影像学的测量评估,揭示其术后髋臼形态塑形发育规律,并探讨手术疗效与手术年龄及影像学指标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4年12月因髋关节发育不良在我科接受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的患儿的基本资料。随访时间≥3年且具有完整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的患髋共61髋。选取术前、术后6周取克氏针后、术后1年、术后2~3年及末次随访时的骨盆正位片。测量髋臼指数(AI)、Sharp髋臼角(SAA)和中心边缘角(CEA),并对末次随访作Severin评级。结果术后6周时AI平均改善了14°,术后2~3年为髋臼重塑的高峰时期,末次随访SAA平均为41°,基本已达正常水平。术后6周时CEA平均为23°,术后2~3年增加至25°,末次随访为26°。末次随访Severin评级总体优良率(Ⅰ、Ⅱ级)84%,中差(Ⅲ、Ⅳ、Ⅴ、Ⅵ级)16%。年龄越大,优良率越低,但6岁之后仍能获得70%的优良率。术后6周取克氏针时,Severin评级优良患儿和中差患儿改善的A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3年,优良患儿有明显改善,而中差患儿呈恶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时,优良患儿与中差患儿Sharp角和中心边缘角差异非常显著(P<0.05)。结论 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主要改变异常的髋臼开口方向,使股骨头和髋臼同心复位,髋臼获得重塑能力。术后2~3年是髋臼形态重塑最快速的时期,此时各项影像学指标一般逐渐下降至接近正常。若此时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善或呈变差趋势,中远期疗效不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