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放射学杂志》 >3.0 T MR测量正常人左心室心肌纵向弛豫时间和细胞外容积比率

3.0 T MR测量正常人左心室心肌纵向弛豫时间和细胞外容积比率

摘要

目的探讨在3.0 T MR场强下,正常人左心室纵向弛豫时间(T1)及细胞外容积比率(ECV)参考值范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纳入62名健康志愿者(男25名、女37名),进行3.0T心脏MR检查。采用运动自动矫正反转恢复真实稳态自由进动T1 mapping序列进行对比增强前、后左心室成像。测量左心室基底段、中央段及心尖段心肌T1值并计算ECV。左心室心肌不同层面间T1值及ECV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男女左心室心肌T1值及ECV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年龄、红细胞压积(Hct)、心脏功能指标与T1mapping各项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左心室整体增强前心肌T1值为(1 248.1±36.5)ms,增强后心肌T1值为(565.2±54.4)ms,ECV为(26.6±2.7)%。左心室基底段、中央段及心尖段增强前、后T1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心尖段ECV[(28.5±3.8)%]高于基底段[(25.6±2.9)%]和中央段[(26.1±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363,P<0.01)。男性增强前、后心肌T1值及ECV分别为(1 232.5±43.9)ms、(606.2±54.9)ms和(24.9±2.9)%,女性相应值分别为(1 256.7±28.8)ms、(542.6±39.1)ms和(38.6±3.4)%,男女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32、5.170、-3.868,P值均<0.05)。增强前、后心肌T1值、ECV与年龄无相关性(P值均>0.05)。增强前心肌T1值及ECV与红细胞比容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25、-0.652,P值均<0.01)。结论本研究初步提供了健康志愿者在3.0T场强下,左心室心肌T1均值和ECV范围。不同性别间心肌T1值具有差别,女性ECV高于男性,心肌T1值、ECV与年龄无相关性,与Hct呈负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