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基层医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血清修饰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血清修饰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术(PCI)后血清缺血修饰蛋白(IM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变化,分析可能造成心肌缺血及损伤的原因。方法 90例接受PCI治疗的患者在PCI术前30 min及术后30 min、2 h、6 h、24 h检测静脉血IMA、hs-CRP,同时对冠脉病变指数及手术操作因素的差别进行分析。并进行院内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结局。结果 IMA在术后30 min开始明显升高(180±78)U/L,与术前(52±14)U/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3,P<0.05),术后2 h出现峰值(276±164)U/L,与术前(52±14)U/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6,P<0.01),hs-CRP峰值于术后24 h出现峰值(17.33±5.41)mg/L,较术前(6.12±2.12)mg/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8,P<0.01),IMA、hs-CRP与术中球囊扩张时间总和(27.34±3.57)s、扩张次数(4.23±1.61)次、支架直径(3.13±0.40)mm、支架长度(24.55±6.65)mm及支架数目方面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967,P<0.05)。且IMA升高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延长。结论PCI术可引起心肌损伤,且与支架释放及血管扩张压力总和、球囊扩张时间总和、球囊扩张次数、支架数目、支架长度、支架直径有关。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患者预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