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不同染色剂辅助内界膜剥除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前后自发荧光变化的临床观察

不同染色剂辅助内界膜剥除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前后自发荧光变化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研究应用不同染色剂辅助内界膜剥除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手术治疗前后眼底自发荧光(autofluorescence,AF)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临床病例对比分析研究。对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在武汉爱尔眼科医院就诊的50例(50只眼)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应用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或吲哚青绿(indocyanine green,ICG)辅助内界膜剥除治疗前后黄斑裂孔的闭合情况、最佳矫正视力以及AF强度的改变。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经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TA组黄斑裂孔完全闭合76%、未闭合但裂孔平复16%、未闭合8%;ICG组黄斑裂孔完全闭合72%、未闭合但裂孔平复16%、未闭合12%,最佳矫正视力(BCVA)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组和ICG组患者中心凹、旁中心凹AF的强度明显降低。结论玻离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可以有效促进特发性黄斑裂孔的闭合、改善视力。AF检查在辅助BCVA随访评价IMH手术治疗前后视网膜功能的变化以及手术治疗的效果中有较好的作用,黄斑区自发荧光可做为其随诊的临床评价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