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蓝光、近红外波长两种自发荧光的临床观察及与黄斑区视网膜微结构改变相关性的研究
【6h】

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蓝光、近红外波长两种自发荧光的临床观察及与黄斑区视网膜微结构改变相关性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手术方法

3 检查指标及方法

4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患者的一般资料

2 蓝光自发荧光

3 近红外波长自发荧光

附图

附表

讨论

1 蓝光自发荧光(blue light fundus autofluorescence)

2 近红外波长自发荧光(near-infrared fundus autof1uorescence)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特发性黄斑裂孔及眼底自发荧光成像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1、应用共焦激光扫描检眼镜(confocal 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e,CSLO)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进行玻璃体切除、吲哚菁绿辅助内界膜剥除联合眼内12%C3F8(perfluoropropane,全氟丙烷)填充术后不同时间段黄斑区蓝光自发荧光(blue light fundus autofluorescence,BL-FAF,激发光488nm,滤光片>500nm)和近红外波长自发荧光(near-infrared fundus autof1uorescence,NIR-FAF,激发光787nm,滤光片>800nm)的图像特征并探索其规律性。
  2、应用激光共焦扫描检眼镜联合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对比观察蓝光自发荧光和近红外波长自发荧光图像与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不同时间段视功能、黄斑区视网膜微结构、闭合形态的相关性,为临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方法:
  1、研究对象:观察2012年2月至2015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诊断为特发性黄斑裂孔且已行三通道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吲哚菁绿辅助内界膜剥除联合眼内气体填充术114例患者的116只眼。收集其中定期规律随访近红外自发荧光者共33只眼,定期规律随访蓝光自发荧光者共71只眼进行本项研究。
  2、研究内容:术前眼部检查包括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裂隙灯显微镜(slit-lamp biomicroscopy)、双目间接眼底镜、SD-OCT,记录术前裂孔直径。术后眼部检查包括于术后1、3、6个月行BCVA、眼压、SD-OCT、眼底照相、蓝光自发荧光和近红外波长自发荧光检查,记录BCVA、光感受器层缺失直径、外界膜缺失直径、蓝光自发荧光图像、近红外波长自发荧光图像及黄斑裂孔的闭合形态。分析各数据之间是否存在一定关系。
  结果:
  1、蓝光自发荧光
  1.1 术后蓝光自发荧光发生率:术后1、3、6个月分别是49.30%、76.06%、78.87%,经统计分析,认为总体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0<0.05),两两结果比较显示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术后1个月与术后6个月蓝光自发荧光发生率均有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1.2 蓝光自发荧光发生率与术前裂孔直径:术后1、3、6个月时术前裂孔直径≥500μm组中蓝光自发荧光发生率分别为62.50%、81.25%、84.38%,术后1、3、6个月时术前裂孔直径<500μm组中发生率分别为38.46%、71.79%、74.36%,经统计学检验,术后1个月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44<0.05);术后3、6个月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3=0.353>0.05;P6=0.304>0.05);随时间的延长,两组间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1.3 蓝光自发荧光与BCVA:术后1个月logMAR与蓝光自发荧光发生情况存在正相关关系(r=0.320,P=0.006<0.05),即术后1个月BCVA与蓝光自发荧光发生情况存在负相关关系;术后3、6个月logMAR与蓝光自发荧光发生情况不存在相关关系(r3=0.227,P3=0.057>0.05;r6=0.191,P6=0.111>0.05),即术后3、6个月BCVA与蓝光自发荧光发生情况不存在相关关系。
  1.4 蓝光自发荧光与黄斑中心凹厚度:术后1、3、6个月黄斑中心凹厚度与蓝光自发荧光发生情况存在负相关关系,(r1=-0.465,P1=0.000<0.05;r3=-0.464,P3=0.000<0.05;r6=-0.409,P6=0.000<0.05)。
  1.5 蓝光自发荧光与ELM缺失直径:术后1个月ELM缺失直径与蓝光自发荧光发生情况存在正相关关系(r=0.379,P=0.001<0.05);术后3、6个月ELM缺失直径与蓝光自发荧光发生情况不存在相关关系(r3=0.082,P3=0.498>0.05;r6=0.119,P6=0.097>0.05)。
  1.6 蓝光自发荧光与IS/OS缺失直径:术后1个月IS/OS缺失直径与蓝光自发荧光发生情况存在正相关关系(r=0.252,P=0.034<0.05);术后3、6个月IS/OS缺失直径与蓝光自发荧光发生情况不存在相关关系(r3=0.122, P3=0.312>0.05;r6=0.081,P6=0.259>0.05)。
  1.7 蓝光自发荧光与裂孔闭合形态:术后1、3、6个月裂孔闭合形态与蓝光自发荧光发生情况无相关关系(r1=-0.090,P1=0.456>0.05;r3=0.159,P3=0.185>0.05;r6=0.205,P6=0.086>0.05)。
  2、近红外波长自发荧光
  2.1 术后近红外波长自发荧光发生率:术后1、3、6个月分别是75.76%、78.79%、81.82%,经统计分析,认为总体间无统计学差异(P=0.834>0.05)。
  2.2 近红外波长自发荧光与BCVA:术后1、3、6个月BCVA与近红外波长自发荧光发生情况无相关关系(r1=0.299, P1=0.091>0.05;r3=0.189,P3=0.292>0.05;r6=0.088,P6=0.627>0.05)。
  2.3 近红外波长自发荧光与ELM缺失直径:术后1个月ELM缺失直径与近红外自发荧光发生情况存在正相关关系(r=0.460,P=0.007<0.05);术后3、6个月ELM缺失直径与近红外波长自发荧光发生情况无相关关系(r3=0.335,P3=0.057>0.05;r6=0.284,P6=0.109>0.05)。
  2.4 近红外波长自发荧光与IS/OS缺失直径:术后1个月IS/OS缺失直径与近红外波长自发荧光发生情况存在正相关关系(r=0.371,P=0.033<0.05);术后3、6个月IS/OS缺失直径与近红外波长自发荧光发生情况无相关关系(r3=0.004,P3=0.983>0.05;r6=0.224,P6=0.210>0.05)。
  2.5 术后近红外波长自发荧光发生的图像特征表现为黄斑中心凹处呈点片状强荧光(发生率为75%);黄斑中心凹旁呈现一类圆形低荧光或无荧光区域,此区域半径约为1.5PD大小,且随着术后时间的增加,该区域边界越发清晰(发生率为54%);视盘处呈强荧光(发生率为84%);沿大血管管壁可见强荧光(发生率为72%)。
  结论:
  1、眼底自发荧光可以作为评估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预后的检查手段。
  2、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1个月蓝光自发荧光的发生与黄斑区视功能、外界膜及IS/OS层修复不佳有相关性。
  3、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1个月近红外波长自发的荧光发生与外界膜及IS/OS修复不佳有相关性。
  4、总结提出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近红外波长自发荧光的特征表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