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药物警戒》 >运用信息成分方法分析伊布替尼的不良反应

运用信息成分方法分析伊布替尼的不良反应

         

摘要

目的全面系统地挖掘伊布替尼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ADR),为临床医生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运用信息成分(IC)方法,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对从建库至2021年6月1日中伊布替尼的ADR进行挖掘。结果FAERS数据库种共有伊布替尼ADR报告20120份,检测出阳性信号445个,包括Richter综合征[IC的95%置信区间下限(IC_(025))=5.67]和脑曲霉病(IC_(025)=5.05)2种IC_(025)>5的强信号ADR。房颤(n=982,IC_(025)=3.33,IC=3.44),疲乏(n=958,IC_(025)=0.36,IC=0.47),腹泻(n=931,IC_(025)=0.64,IC=0.75)是3种发生频数最高的ADR,其报告数均超过900份。结论伊布替尼在多个系统存在较为广泛的ADR,临床医生应充分关注其ADR,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