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中华儿科杂志 >单中心儿童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60例分析

单中心儿童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60例分析

摘要

目的 总结儿童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结果,并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病理诊断明确的初治ALCL患儿共60例(≤18岁),采用中国儿童肿瘤协作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2010(CCCG-BNHL-2010)方案治疗.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总体生存率(OS)、无事件生存率(EFS)及无进展生存率(PFS);单因素行Log-Rank检验分析预后不良因素.结果 纳入研究的60例ALCL患儿中男39例、女21例,发病年龄7.9(1.2~16.7)岁,有B症状[即发热和(或)夜间盗汗和(或)体重减轻]者43例(72%),乳酸脱氢酶(LDH)<2倍正常值上限者49例(82%)、2~<4倍正常值上限者11例(18%).临床分期显示,Ⅰ期1例、Ⅱ期3例、Ⅲ期55例、Ⅳ期1例.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明确的患儿有58例,其中阳性53例(91%).12例(20%)有实质脏器(心、肝、脾、肺、肾、胰)受累.本组患儿4年OS和EFS分别为(88±4)%和(76±6)%.将性别、B症状、LDH水平、ALK表达、临床分期、实质脏器是否受累分别进行预后单因素分析,仅LDH水平对患儿OS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x2=6.571,P=0.010),但对EFS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截至末次随访,44例患儿处于持续缓解状态,随访时间50(13~119)个月.本组病例中13例出现疾病进展或复发(23%),其中3例进展或复发后直接放弃治疗,2例直接进展至死亡,8例接受二线和挽救治疗(6例末次随访仍存活).进展或复发后病例的2年OS和PFS分别为(60±16)%和(16±14)%.本组治疗相关病死率5%(3/60),均为化疗后发生严重感染死亡.结论 CCCG-BNHL-2010方案治疗儿童ALCL疗效良好,但治疗相关病死率偏高,方案安全性有待提高.ALCL进展或复发后经过有效二线治疗仍可获得较高生存率.LDH≥2倍正常值上限是预后不良因素.

著录项

  • 来源
    《中华儿科杂志》|2021年第10期|824-829|共6页
  •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 20012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 20012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 20012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 20012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 20012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 20012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 20012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 20012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 200127;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淋巴瘤; 儿童; 预后; 危险因素;

  • 入库时间 2023-07-25 12:22:12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