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儿科杂志》 >卡马西平致假性淋巴瘤综合征一例

卡马西平致假性淋巴瘤综合征一例

摘要

@@患儿男,8岁。因高热,猩红热样皮疹1 d,以猩红热、癫收入我院病房。体检;T 39℃,咽轻度充血,口周苍白圈(+),帕氏线(+),全身可见猩红热样皮疹。入院前曾口服卡马西平4周。白细胞计数18.5×109/L。静脉点滴1周青霉素(640万U/d),热不退。并出现荨麻疹样皮疹,每次静脉注射部位均出现出血样皮疹。入院后1周体检:巩膜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如蚕豆、鸽卵大小,无压痛,不粘连。右肺呼吸音减弱,可闻少许小水泡音。肝肋下6.0 cm,脾肋下3.0 cm,质中等,轻度压痛。束臂试验阳性。实验室检查:(1)血:红细胞计数3.42×1012/L,血红蛋白104 g/L,白细胞计数19.0×109/L,分叶0.27,异形淋巴细胞0.11,淋巴细胞0.62;血小板计数113×109/L。(2)尿:尿蛋白(++)、酮体(+)、白细胞(+)、红细胞(+)、胆红质(+++)、尿胆元(+)。(3)血生化:血总胆红素26.3 μmol/L,直接胆红素24.1 μmol/L,间接胆红素2.2 μmol/L,天冬氨酸转氨酶6 084 nmol/(s*L),丙氨酸转氨酶6 068 nmol/(s*L),总蛋白56.87 g/L,白蛋白27.5 g/L,血钾3.4 mmol/L,血钙1.9 mmol/L,C反应蛋白3.3 mg/L,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IgG,IgA,IgM及补体C3、C4,类风湿因子均正常。冷凝集试验(-),血培养两次结果均阴性,抗溶血性链球菌素O正常。肺部X线检查,正位示右胸腔积液。胸水常规:蛋白(+),细胞数7 000个/mm3(主要是转化淋巴细胞),淋巴0.70,分叶0.30,未见间皮细胞,未见细菌生长。嗜异凝集试验(-)。腹部B超:肝脾明显肿大,肝呈中度弥漫损害,腹腔网膜淋巴结明显肿大,颈部淋巴结活检示淋巴组织结构基本被保留,皮质有大量免疫母细胞,组织细胞与毛细血管增生,同时有少量嗜酸性浆细胞浸润。符合免疫母细胞增生型淋巴结病。曾按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治疗,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注射液500 mg及万古霉素0.5 g,每6小时静脉交替滴注1次。输血、血浆、丙种球蛋白。吸氧,对症治疗1周,皮疹加重,体温仍在40℃左右。重问病史,病前因癫口服卡马西平100 mg,每天3次口服,共4周。遂诊断为卡马西平引起假性淋巴瘤综合征,立即应用地塞米松4 mg,每12小时静脉滴注1次,口服扑尔敏,维生素C,维生素A,钙剂。停用卡马西平后2周热退,黄疸及皮疹消退,肝脾回缩,淋巴结不肿大,胸水吸收。胸部X线正常,白细胞计数8.5×109/L,丙氨酸转氨酶正常,B超示肝脾不大,网膜淋巴结正常。住院1个月痊愈出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