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儿科杂志》 >体外膜肺在中国大陆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应用现状的多中心调查

体外膜肺在中国大陆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应用现状的多中心调查

         

摘要

目的探讨中国大陆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0)支持心肺衰竭患儿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2015年3至10月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回顾自2006年4月中国大陆PICU首次开展ECMO治疗以来国内三级儿童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PICU应用ECMO的情况;总结分析接受非开胸ECMO治疗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按照年龄患儿分为0~28 d和>28 d两组。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Mann-Whitney U检验、x~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共收到38家三级医院的PICU完整回复。2006年4月至2015年10月有6家医院的PICU能独立开展非开胸ECMO技术,共治疗63例患儿,其中男48例、女15例;成功撤离ECMO 49例(78%),存活出院36例(57%)。>28 d组51例,其中男38例(75%)、女13例(25%),中位年龄55.5(15.0,117.0)月龄,中位体重17.5(10.0,32.9)kg。起病为肺部疾病者21例(41%),心脏疾病者28例(55%),心肺联合衰竭者2例(4%);心脏疾病患儿接受ECMO的病死率为21%(6/28),明显低于肺部疾病患儿的病死率67%(1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45,P=0.002);51例患儿接受ECMO治疗时间112.0(74.5,175.2)h,心脏疾病与肺部疾病患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7(76.2,139.5)h比149.0(78.9,241.0)h,Z=1.476,P=0.140];静脉-静脉模式(VV)-ECMO 3例(6%),静脉-动脉模式(VA)-ECMO48例(94%);成功撤离ECMO者42例(82%),其中存活出院者31例(61%);ECMO治疗过程中发生各类并发症者36例次(71%),以出血、溶血、氧合膜渗漏常见;存活患儿出院后随访者25例(49%),出现后遗症者8例(16%),以神经系统后遗症为主;平均住院费用(19.0±11.6)万元。0~28 d组患儿12例,其中男10例、女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7例)为主要疾病,均为VA-ECMO,ECMO治疗时间88.4(45.5,110.2)h,成功拔管7例,存活出院5例。结论 ECMO技术能够改善严重心肺功能衰竭患儿的预后,对抢救儿科危重症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但技术需要进一步提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