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儿科杂志》 >华南部分地区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多中心流行病学研究

华南部分地区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多中心流行病学研究

         

摘要

目的分析华南部分地区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的病原菌分布、临床特征及转归等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的研究方法, 收集华南部分地区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12家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 比较不同时间段(2011—2012年、2013—2014年、2015—2016年)和不同类型(早发型比晚发型、早产儿比足月儿)培养阳性病例的病原菌分布及临床特征。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研究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患儿共有838例, 其中男545例、女293例, 发病年龄8(2, 16)日龄, 确诊年龄14(8, 20)日龄, 培养阳性者249例(29.7%), 前3种病原菌依次为无乳链球菌(GBS)、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011—2012年、2013—2014年、2015—2016年培养阳性率分别为29.6%(47/159)、33.6%(85/253)、27.5%(117/4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60,P=0.239);培养阳性病例中, 各时间段革兰阴性杆菌与阳性球菌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81,P=0.353)。早发型与晚发型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或血液培养阳性率分别为33.0%(64/194)与28.7%(185/644),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97,P=0.255);两组中革兰阴性杆菌与阳性球菌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49比83/103, χ2=8.967,P=0.003), 但均以革兰阳性球菌-GBS最为常见。早产儿与足月儿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或血液培养阳性率分别为26.9%(57/212)与30.7%(192/626),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86, P=0.297);而两组中革兰阴性杆菌与阳性球菌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18比58/134, χ2=28.074,P=0.000), 早产儿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其中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 足月儿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 其中GBS最为常见。确诊时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在20×106/L以内45例(5.4%), 其中5例脑脊液培养阳性, 出院时脑脊液白细胞计数≤20×106/L者728例(90.9%, 728/801)。抗菌药物应用时间&24 h者与≤24 h者比较, 血培养、脑脊液培养阳性率均低(χ2=12.739、19.668,P均=0.000)。临床表现以发热最常见(633例, 75.5%);脑积水是最常见的并发症(167例, 19.9%), 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比阳性球菌感染多见(χ2=4.190,P=0.041);治愈和好转出院率为95.6%(801/838), 病死率为1.6%(13/838)。确诊前、后抗菌药物使用中位天数为3、20 d。单一用药255例(30.4%), 联合用药583例(69.6%)。单一用药以美罗培南(146例, 57.3%)、头孢三代(67例, 26.3%)居多;联合用药以美罗培南+头孢三代(302例, 51.8%)、青霉素(或万古霉素)+头孢三代(115例, 19.7%)居多。培养阳性的病例单一用药与联合用药在疗程和疗效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华南部分地区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常见病原菌依次为GBS、大肠埃希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早发型和晚发型均以GBS最常见, 但早产儿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 而足月儿以GBS最常见。发热和脑积水分别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脑脊液白细胞正常不能排除细菌性脑膜炎, 抗菌药物应用时间超过24 h, 培养阳性率显著降低。临床上针对敏感菌的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单一用药也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