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靶向指引腹腔镜先天性膀胱憩室切除术临床分析

靶向指引腹腔镜先天性膀胱憩室切除术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总结靶向指引方法(导尿管和膀胱镜光源照射)微创治疗12例先天性膀胱憩室患儿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科诊治的先天性膀胱憩室患儿资料,内容包括年龄、性别、主诉、憩室大小、临床尿动力数据、手术治疗方法。结果12例患儿均成功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20~160 min,平均135 min,术中出血20~75 ml,平均40 ml。2例患儿发现膀胱结石,2例患儿术前发现轻度膀胱输尿管反流,未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后无明显并发症,2例随访3个月,10例随访1年,术后3个月复查中段尿培养和泌尿系彩超;6个月复查排尿膀胱尿道造影(VCUG),尿流动力学;1年复查泌尿系彩超。结论诊断先天性膀胱憩室需排除下尿路梗阻引起的继发憩室,VCUG是其诊断的金标准,结合膀胱镜,尿流动力学检查可明确诊断。目前缺乏统一的手术标准,推荐手术指征:直径大于3 cm的憩室,有临床表现如泌尿系感染、排尿困难、尿潴留的憩室。靶向指引方法利用导尿管水囊和膀胱镜光源照射可有效帮助术者辨认膀胱憩室壁,在完整切除憩室的同时避免损伤输尿管,输精管,精囊及盆从神经,减少手术并发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