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病理学杂志》 >多形性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多形性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多形性横纹肌肉瘤(PR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生物学行为。方法回顾性复习2005至2012年间44例PRMS的临床资料、镜下形态和免疫学表型,并分析其预后。结果男性33例,女性11例,主要发生于成年人,特别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31/44,70.5%),平均年龄和中位年龄分别为51岁和55岁,年龄范围为2~85岁。22例肿瘤位于四肢(50.0%),16例位于躯干(36.4%),5例位于内脏(11.4%),1例位于头颈部(2.2%)。临床上,患者多以生长迅速的无痛性肿块就诊。肿瘤直径为2.0~17.0 cm,平均7.3 cm。组织学上,40例肿瘤显示多形性肉瘤形态,类似未分化多形性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但多数病例中可见数量不等的嗜伊红色多形性横纹肌母细胞。另4例肿瘤主要由条束状排列的梭形瘤细胞组成,瘤细胞间散在的多形性横纹肌母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显示,所有病例均弥漫强阳性表达结蛋白(41/41,100%),多数病例尚表达肌生成素(18/32,56.3%)、肌调节蛋白(10/21,47.6%)和肌特异性肌动蛋白(21/29,72.4%),而平滑肌肌动蛋白多为月性。29例(65.9%)获得随访资料,12例带瘤生存,17例无瘤生存,中位无瘤生存和总生存时间分别为6.0个月(平均9.1个月)和8.0个月(平均11.2个月)。13例(44.8%)肿瘤进展(4例复发,9例转移),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6.0个月(平均5.9个月)。结论多形性肉瘤中的嗜伊红色多形性细胞对PRMS的诊断具有提示性作用。结蛋白弥漫强阳性、平滑肌肌动蛋白阴性有助于PRMS的诊断,并可与多形性平滑肌肉瘤等肿瘤相鉴别。PRMS偶可发生于儿童或青少年,但需注意勿将间变性横纹肌肉瘤误诊为PRMS。PRMS属高度恶性肉瘤,预后较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