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不同峰值骨量对诊断青岛地区成年女性骨质疏松敏感性的比较

不同峰值骨量对诊断青岛地区成年女性骨质疏松敏感性的比较

         

摘要

目的 比较青岛地区正常汉族成年女性峰值骨密度(PBMD)数据库与骨密度仪自身所应用数据库差异,以及对骨质疏松症(OP)诊断的影响.方法 应用法国DMS公司CHALLENGER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对青岛地区汉族人868例25~83岁女性居民进行腰椎(L_2-L_4)部位和左侧髋部(股骨颈、大转子、Wards三角区)6个骨骼区域的BMD.统计分析获得本地区正常汉族人女性骨密度(BMD)数据库,将其PBMD及标准差与法国CHALLENGER型DXA骨密度仪所应用数据库的PBMD及标准差进行比较分析,并分别用两组数据库对191例脆性骨折患者进行诊断,观察两者诊断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青岛地区汉族人群6个骨骼区域BMD随年龄变化,不同部位骨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腰椎在25~29岁,髋部在40~44岁,其骨密度峰值骨量高于法国DMS公司CHALLENGER型DXA的峰值骨量,两个数据库的标准差无明显差异.应用本地区正常汉族人女性BMD数据库可提高对脆性骨折患者骨质疏松的诊断率约50%.结论 通过建立青岛地区汉族人群女性的骨密度数据库,确立青岛地区PBMD标准,与仪器PBMD比较显著提高了本地区汉族人群女性的骨质疏松症诊断准确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