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开放性骨折行负压封闭引流和常规换药后创面细菌学的比较研究

开放性骨折行负压封闭引流和常规换药后创面细菌学的比较研究

摘要

目的 比较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和常规换药两种方法处理开放性骨折后其创面细菌学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121例开放性骨折且术后发生感染的患者资料,男88例,女33例;年龄为4 ~ 75岁,平均39.9岁;受伤至入院时间为1~16h,平均6.0h.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急诊行清创及内固定、外固定或截肢术,根据术后伤口处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VSD组60例,男45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40.6±17.0)岁,术后伤口应用VSD持续创面引流;换药组61例,男43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37.3±13.4)岁,术后创面常规换药处理.分别取两组患者的感染创面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比较其创面的细菌学结果.结果 VSD组60例患者分离出60株细菌,共8种病原菌.换药组61例患者分离出69株细菌,共11种病原菌.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细菌多为革兰阴性菌[VSD组占83.3% (50/60),换药组占91.3% (63/69)];鲍曼不动杆菌是主要致病菌[VSD组为36.7% (22/60),换药组为49.3% (34/69)].VSD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为20.0% (12/60),换药组为60.9% (42/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耐药菌中仍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VSD组占83.3% (10/12),换药组占81.0% (34/42)],其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相对较低[VSD组为9.1% (2/22),换药组为44.1% (15/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致开放性骨折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创面行VSD能明显降低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