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天然牙列下切牙长轴与颏轴一致性临床意义的影像学分析研究

天然牙列下切牙长轴与颏轴一致性临床意义的影像学分析研究

         

摘要

目的研究下切牙长轴(long axis of the lower incisors, IA)与颏轴(long axis of the mandibular symphysis, MA)在天然状态下的一致性情况, 为正畸治疗中下切牙的健康定位提供参考。方法从头颅侧位片数据库中等量选取安氏Ⅰ、Ⅱ、Ⅲ类治疗前患者共300例, 定义四种颏轴, 分别测量四种颏轴与下切牙长轴所成角度(angle between MA and IA, MIA)以及下中切牙角(incisor-mandibular plane angle, IMPA), 按照不同水平向和垂直向骨面型分组进行方差分析。结果用于定义颏轴的标志点中, 颊舌侧下齿槽缘点的中点Id-c和下颌联合中心点D, 不同研究者定点的变异系数最小, 可重复性最好。由Id-c和D构成的颏轴与下中切牙长轴所成角度MIA在安氏Ⅰ、Ⅱ、Ⅲ类的平均值分别为(9.45±4.06)°、(10.56±3.57)°、(4.35±3.71)°;在Ⅲ类高、均、低角分别为(2.89±0.87)°、(3.66±0.43)°、(5.84±0.71)°。既体现了下切牙牙轴在不同矢状向和垂直向骨面型的代偿倾向, 又基本与颏轴保持一致, 二者所成角度80%位于(2.18~13.87)°区间。结论天然状态下, 下切牙长轴与颏轴方向基本一致, 颏轴与下中切牙长轴所成角度MIA与下中切牙角IMPA相比, 受不同水平向和垂直向骨面型变异的影响更小, 更能代表符合生理要求的下切牙倾斜度。正畸治疗可以考虑以此为进行下切牙的合理定位, 从而确保咬合力的健康传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